<<何只DRG?請小英落實全方位醫療健保法制改革吧!>>
最近,DRG爭議再起,台灣醫療健保制度改革的議題,又受到高度關注,從1/20從臉書上,有關鍵消息通報、網路戰、媒體戰、論述戰、國會戰,到2/1新國會成立,各黨立委,各醫學會,展開聯署反對,隔日,2/2兩黨立委分別召開記者會,堅決反對!當晚,衛福部也從善如流,宣佈暫緩全面DRG!
其實,台灣醫療健保制度崩壞,人才流失,五大皆空,急診壅塞,分級醫療失敗,偏遠弱勢醫療崩盤,全方位的醫療健保法制改革,何止DRG?
2011年05月18日 ,筆者曾投書蘋果日報,<<請雙英提出像樣的醫療白皮書>>,提出呼籲:「台灣俗擱大碗的「血汗健保」,誰會去注意到,醫療照護專業與合理成本、健保給付偏低、基層醫療經營困難、以及基層醫護的勞動人權呢?」
「台灣醫護早就累壞了!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,唇亡而齒寒,號稱人權立國的台灣,大官只大談「病人安全制度」,誰去關心台灣「醫護安全制度」呢?
其實,台灣血汗健保公開的秘密,就是:假保險,真福利!假平等,真壓榨!台灣衛生保險福利法制亂象,正本清源,福利或保險,牽涉財政,當然,有區別實益!
很多論者,捍衛DRG方, 只會打醫院資方,卻刻意掩護血汗健保制度?只會說理論,不知基層醫病人間疾苦!
凡任何衞生政策,或醫療經濟工具,都不能忘了:以人為本!沒錯!DRG 只是一個過度管控的支付工具!然而,興利,不足!防弊,過頭!反而,會惡化醫療排擠,難民人球,加速台灣醫療崩壞!
透過外在工具,試圖管控醫療行為與動機,如,總額,核刪,評鑑,過度醫管,DRG,反而,催毀醫療人員的內在動機: 醫療專業素養,醫療行善原則,違反病人的最佳健康利益...。
其實,台灣健保DRG,難道不是部份公衛大老人士,如火如荼,所反對的,「醫療商品化」運動?難道不會顛覆醫療專業自主,扭曲醫療資源分配,排擠弱勢複雜病患,製造醫療難民人球,破壞醫病關係,惡化台灣醫療崩壞的元兇之一!
若主張,要反醫療商品化,為何對於DRG將醫病關係,規格化成上千診斷關聯商品(Diagnosis-Related Commercial Goods),去醫療化,去專業化的逆流,視若無睹,消極以對,不思改革反對?難道,醫療去商品化的口號,只是強化仇醫管控的工具?
凡衞生政策不能忘了:以人為本!若堅持以人為本的衞生決策分析,應該是Care-Centered Decision (Policy )Making, 同時關懷病人,也關懷勞工!
台灣醫療健保法制,自始欠缺勞動人權與勞動成本概念,試問,台灣健保支付制度,有列入醫療人員勞動成本,養成與繼續教育成本,或法律風險成本嗎?
實支實付制度,一定比DRG包裹統一支付差嗎? 防弊之道,透過總額Capitation,黑箱核刪,醫院評鑑,醫院自主管理,專業醫學同儕自律....。還不夠?偏偏要把每個醫師當小偷?防弊過頭,排擠弱勢人球,醫療崩壞,DRG變成Doctors Running GG?
台灣健保DRG管控工具,正是極度高壓的「醫療商品化」運動,正在扼殺台灣「醫療民主化運動」,對於醫療人權,專業素養,自由自主,創意發展,民主參與決策,將有難以挽回的傷害,對於台灣醫療品質與醫療水準,更是具有破壞性的打擊!
1/16國會大選之前,醫勞盟詳細評鑑各黨政見,觀察2016民進黨之醫療政見具體主張:一、 政府醫療保健支出合理成長,成長率不得低於GDP成長率。七、 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體系,合理化醫療服務價格與分配。八、 修正勞動法規,保障醫事人員勞動權益。九、 強化醫療糾紛處理機制。值得觀察,繼續監督!
選前,民主選舉倒數關頭,醫勞盟友曾號召百萬醫療人員選票,”全力集中不分區選票在民進黨,搶救林靜儀醫師!”一位婦產科醫師出身,重視醫勞人權與病人安全政見的不分區立委候選人。有五大理由:
理由1:希望她永保初衷,推動血汗健保改革與勞動人權改革!
理由2:臺灣醫療要進步,至少需要林醫師與執政黨之11大改革主張!
理由3:醫勞盟六大主張,必須法制化,也必須有更多專業立委支持。
理由4:選後,醫勞盟也將持續扮演民主監督制衡角色,督促立委與民進黨落實11大改革政見!
理由5: 同志要團結,團結才有力!台灣醫療人員,百萬醫療勞工應該團結努力改革,人民最大!民主民意最大!
目前,新科立委積極努力,有目共睹,值得喝采!但是,全方位的醫療健保法制改革,已經晚了!台灣血汗健保全面DRG,當然要擱置,當然要全面改革!
台灣醫療健保制度崩壞,危機四伏,分級轉診醫療,弱勢偏遠醫療,醫療勞動人權與合理成本計算,醫療糾紛妥善關懷調解,全方位的醫療健保法制改革,何止DRG?
請小英好好準備上場,落實全方位的台灣醫療健保法制改革吧!